讀韓愈《爭臣論》
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5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居位盡職,不可尸位素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讀韓愈《爭臣論》

      《爭臣論》針對德宗時諫議大夫陽城,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,身為諫官卻不問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現,用問答的形式,對陽城的為人和行事進行直截了當的批評,指出為官者應當認真對待自己的官職,忠於職守,不能敷衍塞責,得過且過。由於文章有的放矢,確實也使陽城改變了自己的作風,此乃後話。

      在古代官僚體系中,諫官作為朝廷的“耳目”,肩負著匡正君失、察舉朝政的特殊使命,其履職狀態直接關系到政治清明與社稷安危。唐代文豪韓愈的《爭臣論》,恰如一把鋒利的解剖刀,針對諫議大夫陽城“在其位不謀其政”的行為展開深刻批判,不僅闡明了為官者應恪守職責的政治倫理,更為後世留下了穿越時空的價值鏡鑒。

      文章開篇便設置認知衝突:有人盛贊陽城為“有道之士”,稱道其學識廣博卻不事張揚,隱居時能以德行感化鄉鄰,受薦為官後仍保持淡泊心性。對此,韓愈以《易經》為理論武器直擊要害:《蠱》卦“上九”強調隱居者當守高尚之志,《蹇》卦“六二”則要求朝臣需盡忠直之責,陽城身居諫官之位五年,卻對朝政得失漠然如“越人視秦人之肥瘠”,這種固守一成不變的“德行”,正是《易經》所警示的“恒其德貞,夫子凶”的失當之舉。

      當論辯者提出“陽城私下進諫而不張揚”的辯解時,韓愈進一步釐清權責邊界:大臣宰相可隱其諫議以全君德,而諫官的天職本就是以“直言骨鯁”立於世。陽城由布衣被擢升諫職,朝廷期待的是其以諫名彰顯正氣,使天下知“朝廷有直言之臣,天子有從諫之美”,若一味藏鋒斂跡,反而可能助長君主“惡聞其過”的隱患。

      面對“陽城被迫出仕應寬容”的論調,韓愈以大禹“三過家門不入”、孔子“席不暇暖”、墨子“突不得黔”的典故,揭示聖賢精神的核心:“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,而必以兼濟天下”。天賦賢能者當如“時人之耳目”,以己之才補世之不足,若坐擁高位卻圖安逸,實乃背離天命的失職。

      針對“好盡言招禍”的質疑,韓愈亮出儒家擔當觀:“君子居其位,則思死其官”。他強調自己的批判旨在“明道”而非“加人”,並援引《傳》中“惟善人能受盡言”的古訓,指出真正的有道之士,理應具備聞過則改的胸襟。

      通篇以問答式論辯層層推進,韓愈不僅揭穿了“尸位素餐”的虛偽性,更將儒家“在其位謀其政”的責任倫理闡釋得入木三分。這篇雄文對當代的啟示尤為鮮明:無論身處何種崗位,都需以“守土有責”的自覺履行使命,方能在時代的坐標中確立自身價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附原文《爭臣論》

     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,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?學廣而聞多,不求聞於人也。行古人之道,居於晉之鄙。晉之鄙人,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。大臣聞而薦之,天子以為諫議大夫。人皆以為華,陽子不色喜。居於位五年矣,視其德,如在野,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?

      愈應之曰:是《易》所謂恒其德貞,而夫子凶者也。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?在《易·蠱》之“上九”云:“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”《蹇》之“六二”則曰:“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,而所蹈之德不同也。若《蠱》之“上九”,居無用之地,而致匪躬之節;以《蹇》之“六二”,在王臣之位,而高不事之心,則冒進之患生,曠官之刺興。志不可則,而尤不終無也。今陽子在位,不為不久矣;聞天下之得失,不為不熟矣;天子待之,不為不加矣。而未嘗一言及於政。視政之得失,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,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。問其官,則曰諫議也;問其祿,則曰下大夫之秩秩也;問其政,則曰我不知也。有道之士,固如是乎哉?且吾聞之:有官守者,不得其職則去;有言責者,不得其言則去。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?得其言而不言,與不得其言而不去,無一可者也。陽子將為祿仕乎?古之人有云:“仕不為貧,而有時乎為貧。”謂祿仕者也。宜乎辭尊而居卑,辭富而居貧,若抱關擊柝者可也。蓋孔子嘗為委吏矣,嘗為乘田矣,亦不敢曠其職,必曰“會計當而已矣”,必曰“牛羊遂而已矣”。若陽子之秩祿,不為卑且貧,章章明矣,而如此,其可乎哉?

      或曰:否,非若此也。夫陽子惡訕上者,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。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《書》曰:“爾有嘉謨嘉猷,則人告爾后於內,爾乃順之於外,曰:斯謨斯猷,惟我后之德”若陽子之用心,亦若此者。愈應之曰:若陽子之用心如此,滋所謂惑者矣。入則諫其君,出不使人知者,大臣宰相者之事,非陽子之所宜行也。夫陽子,本以布衣隱於蓬蒿之下,主上嘉其行誼,擢在此位,官以諫為名,誠宜有以奉其職,使四方後代,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,天子有不僭賞、從諫如流之美。庶巖穴之士,聞而慕之,束帶結髮,願進於闕下,而伸其辭說,致吾君於堯舜,熙鴻號於無窮也。若《書》所謂,則大臣宰相之事,非陽子之所宜行也。且陽子之心,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?是啟之也。

      或曰: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,不求用而君用之。不得已而起。守其道而不變,何子過之深也?愈曰:自古聖人賢士,皆非有求於聞用也。閔其時之不平,人之不乂,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,而必以兼濟天下也。孜孜矻矻,死而後已。故禹過家門不入,孔席不暇暖,而墨突不得黔。彼二聖一賢者,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?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。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,豈使自有餘而已,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。耳目之於身也,耳司聞而目司見,聽其是非,視其險易,然後身得安焉。聖賢者,時人之耳目也;時人者,聖賢之身也。且陽子之不賢,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;若果賢,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。惡得以自暇逸乎哉?

      或曰: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,而惡訐以為直者。若吾子之論,直則直矣,無乃傷於德而費於辭乎?好盡言以招人過,國武子之所以見殺於齊也,吾子其亦聞乎?愈曰:君子居其位,則思死其官。未得位,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。我將以明道也,非以為直而加人也。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,而好盡言於亂國,是以見殺。《傳》曰:“惟善人能受盡言。”謂其聞而能改之也。子告我曰:“陽子可以為有道之士也。”今雖不能及已,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?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点资讯

讀韓愈《爭臣論》

居位盡職,不可尸位素餐 ——讀韓愈《爭臣論》 《爭臣論》針對德宗時諫議大夫陽城,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,身為諫官卻不問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現,用問答的形式,對陽城的為人和行事進行直截了當的批評,指出為官者應當認真對待自己的官職,忠於職守,不能敷衍塞責,得過且過。由於文章有的放矢,確實也使陽城改變了自己的作風,此乃後話。 在古代官僚體系中,諫官作為朝廷的“耳目”,肩負著匡正君失、察舉朝政的特殊使命,其履職狀態直接關系到政治清明與社稷安危。唐代文豪韓愈的《爭臣論》,恰如一把鋒利的解剖刀,針對諫議大夫陽城...

相关资讯

  • 讀韓愈《爭臣論》

    居位盡職,不可尸位素餐 ——讀韓愈《爭臣論》 《爭臣論》針對德宗時諫議大夫陽城,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,身為諫官卻不問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現,用問答的形式,對陽城的為人和行事進行直截了當的批評,指出為官者應...

  • 【学点哲学】如何正确思考和理清思路?

    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 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 图片 【学点哲学】如何正确思考和理清思路?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,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和复杂的决策。这些信息来源不同,形式多样,我们常常...

  • 杭州市拱墅区:商务社区赋能助企 激发经济增长活力

  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,离不开科技创新生态的沃土、产业协同体系的赋能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助力。作为浙江省商贸强区,杭州市拱墅区聚焦商圈统筹治理难、企业需求对接散、区域产业发展慢等问题堵点,创新...

  • 官方:热刺与19岁中场贝里瓦尔续约至2031年

    北京时间4月30日,热刺官方宣布与19岁中场卢卡斯-贝里瓦尔续约至2031年。 热刺官方宣布,卢卡斯-贝里瓦尔与俱乐部签下了一份新合同,有效期至2031年。 热刺在2024年2月与贝里瓦尔就转会达成协...